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吗

古代的两栖动物,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在距今一亿多年以前的一段时期中,种类最繁盛。到现在剩下的种类,主要属于龟鳖类、鳄类、楔齿蝌、蜥蜴类和蛇类。

脊椎动物中,爬行动物开始才算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与它们的祖先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更加完善。譬如,两栖动物在生殖季节,雄性和雌性把精卵同时产到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卵必须在水中发育;孵出的幼体在水中生活;成年动物经常生活在水中或潮湿近水地方。爬行动物就不同:爬行动物皮肤的表层已形成能防止水分蒸发、避免干燥的角质鱗片或盾板,在陆上的活动范围更广,沙漠地区也有它们的踪迹。但是,爬行动物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关键还在于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由于雄性具有交接器,把精子直接送入雌体,进行体内受精;产出的卵具有坚韧且能防止干燥的卵壳;胚胎发育时有胎膜和羊水出现。所以爬行动物都是把卵产到陆地上。大家知道,龟鳖类虽然长期生活在水中(这是成为陆生动物以后,又重回到水里去的现象),卵却仍要产到岸边沙滩中。住在南方海边尤其西沙群岛的人,经常从沙滩上拾取大批美味的海龟蛋,或者很容易捕捉到每只重达几百斤的大海龟,就是因为它们必须到陆地上产卵,给人们创造了这样的好机会。

龟鳖类、鳄类都产卵,许多蜥蜴和蛇类也产卵。可是别以为爬行动物都是卵生动物了。我们知道,还有不少种类的蜥蜴和蛇,产出与它们自己一样、立即可以活动的幼年动物。从这一点意义来说,有人叫它做“胎生”。不过这种“胎生”与哺乳动物真正的胎生有些不同。一般说来,“胎生”的爬行动物,只不过是它们的卵停留在母体输卵管(也有人叫它做“子宫”)内进行发育,发育中的胚胎所需营养都来自卵黄,与母体并没有直接联系。严格地说,应该叫做卵胎生更恰当些!

科学家们研究认为,许多进行卵胎生的爬行动物,大都是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或髙山的种类(如蝮蛇、极北蝰和眙生蜥蜴等);也有人发现同一种爬行动物,生活在北方的进行卵胎生,生活在南方的就产卵,因此有人认为卵胎生是对寒冷气候的一种适应。但是也不能认为绝对如此,臂如有一类四脚蛇叫滑蜥,在我国北方的滑蜥是卵胎生的,生活在海南岛的种类也是卵胎生。因此,这一个类群在历史上发展的原因也应该考虑进去。

又如终生生活在海水中的海蛇,它们都是卵胎生,这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结果。沙漠环境具有干旱和白昼高温的特点,不利于卵的孵化,产于沙漠地区的沙蜥也进行卵胎生繁殖:

卵胎生虽然不如真正的胎生进步,无疑也是较卵生进步的一种生殖方式,至少在卵胎生情况下,子代可以得到母体更多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