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我们平常使用的时间,是以太阳的方位作标准的。简单地说,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那时刻(更严格地说,应该是太阳通过天球子午线的时刻),就是当地正午12点。大家知道,太阳在天空中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住在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球子午线的时刻,是不一样的。因而各个地方,根据太阳的方位定出的时间,就各不相同。当英国伦敦是中午12点时,北京正值下午7时45分(即19点45分),上海为下午8时06分(即20点06分)。这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是很不方便的。为了使大家都有共同的标准,需要统一各地的时间。


那么,可不可以全世界都使用一个统一的准标时间呢?全世界使用一个共同的时间,这在科学界早已经采用了。大家公认,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时间,就是全世界的标准时间,叫作“世界时”。然而,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世界各国也都采用世界时,那就会出现一些不习惯的感觉。例如,北京的居民会看见,太阳在晚上10点钟升起。而太平洋上的中午,又正好是世界时的半夜。这不是黑(夜)白(天)颠倒了吗?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们把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据经度15度(全球共360度)。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时区,叫作零时区,包括西经7.5度到东经7.5度范围内的地区。在这个时区里的居民,都采用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时间。零时区以东的一个时区,叫作东一区,从东经7.5度到22.5度,是用东经15度的时间作标准的。再往东,顺次是东二区、东三区……一直到东十二区。每跨过一个时区,时间正好相差一小时(地球正好一小时旋转15度)。在同一个时区里的时间,和真正按照太阳方位定出的时间相差不多(不超过半小时)。同样的道理,零时区以西,又顺次划分为西一区、西二区、西三区……一直到西十二区(西十二区就是东十二区)。全世界的居民,都包括在这24个时区内,每个时区里的时间是统一的。时区与时区之间,只是小时数不同,分秒数还是相同的。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我国在格林尼治东面,使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日常在收音机里报告的“北京时间”几点,就是东八区的标准时间。

在时区的划分上有时不能完全按照经度界限,要照顾到国界、地形、河流、岛屿等具体情况,由国家根据太阳经过某地子午线的时间来划定,因而有一些小出入。不过这对时间的统一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