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家族是由太阳、九大行星、几十颗卫星、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和为数众多的彗星、数不清的流星体以及充满太阳系空间的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疆域极为辽阔。如以冥王星作为太阳系边界的话,它到太阳的距离是40天文单位,约合60亿千米。假如乘坐时速1500千米的高速飞机,从太阳到冥王星要连续飞行457年!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所有的成员都围绕着太阳旋转。
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木星个头最大,是行星中的“老大哥”。而冥王星最小,是行星中的“小弟弟”。除水星和金星以外,另外七颗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卫星中以土卫六直径最大,约5800千米,比水星还大。
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世纪第一年的元旦之夜。到现在,已有8000多颗小行星正式注册编号。其实,小行星数量远不止这些,估计总数超过50万颗。
彗星是太阳系中形状最为奇特、多变的一员。接近太阳时,彗头直径有的大到10万千米以上,彗尾更是长达上千万千米甚至更长,真是一个庞然大物,然而它的平均密度竟比人造真空还低得多。有人估计,太阳系中彗星总数不下10亿颗,不过每年能用望远镜看到的只有几颗或十几颗。
流星体平常看不见,只有当它们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并燃烧,就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耀眼的亮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每年落到地面的没有燃尽的流星体不下20万吨,绝大多数只有针尖般大小,有些质量较大的流星体,没烧完就落下来,这就是陨星。
行星际物质极为稀薄,它们大多集中在黄道面附近,从而形成黄道光(日出前或日落后,出现在黄道两锥体状的微弱光芒)和对日照(在低纬度和高山地区,有时在太阳的天空,可以看到的一个椭圆的亮斑)等天文现象。
![]() |
关键词:太阳系 行星 小行星 彗星 流星体 行星际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