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了一项人格测验。他告诉学生每个人都会收到一个根据测试结果得到的独特的个性分析,并要求学生对个性分析与自身特质的契合度从0(一点儿都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进行评分。结果平均分达到4.26。而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性分析”都是相同的。
这项实验说明,人们容易相信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些人格描述,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可以适用于很多人身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福勒效应”或“巴纳姆效应”。社会上的一些伪科学,比如看手相算命、占星学等,都应用了这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