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可分为鳄、龟鳖、蛇和蜥蜴四大类,总共约有6000种,其中扬子鳄、乌龟、眼镜蛇、草蜥等是尽人皆知的。但提起蛇蜥,那就很少有人了解了。有人说它是蛇,有人说是蜥蜴。那么它究竟是蛇还是蜥蜴呢?
蛇和一般蜥蜴极易区分:蛇形细长,没有脚,而普通常见的蜥蜴,体较粗短,并有四肢,所以又叫四脚蛇。
蛇蜥十分像蛇,体形细长,一般40〜50厘米,圆筒状,没有四肢。体背浅褐灰色,有20多条不规则蓝黑色或天蓝色的横斑点,体两侧紫色,但它体表和内部构造却与蜥蜴相同。
如果拿一条蛇和一条蛇蜥标本仔细比较一下,就会找出两者许多不同的地方。
![]() |
蛇没有鼓膜和外鼻孔,也没有可活动的上下眼睑和瞬膜,两只眼不论在白天和黑夜总是张得圆圆的。身体比尾巴长,背鳞小,腹鳞宽大,背腹鳞直接相连;体侧无纵沟,体内无肩带,也无胸骨。除少数种类外,腰带也退化殆尽。蛇头部不大,但口能张得很大,可吞食比头部还大的食物。
蛇蜥和其他蜥蜴一样,两眼有上下眼睑,常闭目养神,两眼后方各有一个小而明显可见的耳孔。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与蛇类正巧相反,蛇蜥的尾巴远远超过身体的长度。背鳞和腹鳞大小相似。身体两侧从颈后到肛门处各有一条深陷的纵沟。这些特征都是蛇类所不具备的。
蛇蜥体表虽然看不见前后肢,但剖开皮肤或制成透明标本时,在它皮肤的下面不仅留有小型距状的肢体骨骼的残迹,而且还有明显可见的胸骨。所以蛇蜥不是蛇,而是一种外形酷似蛇类的蜥蜴。
蛇蜥尾长,极易脆断,因此又称脆蛇、碎蛇。在野外,如果捉住蛇蜥尾巴,它立即断尾堕地,钻入草丛石隙,逃之夭夭。以后,它能再生一条短短的新尾。
蛇蜥约有50种,大多分布于热带美洲。我国有脆蛇蜥、细蛇蜥和海南蛇蜥3种。其中脆蛇蜥的分布最广,在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湖南、福建、台湾、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都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