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俗称“中风”,是一种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常常突然发生,重的立刻跌倒在地,昏迷不醒;轻的虽然神志还能保持清醒状态,但会出现半身肢体瘫痪等症状。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罪魁祸首”。
如果一个人得了高血压,不求医治疗,造成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脑部动脉血管会逐渐硬化,造成血管管腔狭窄或者发生严重痉挛,这时与动脉血管相应部位的脑组织便渐渐缺少血液供应,以致软化、坏死。其中的脑内小动脉血管失去了脑组织的支持,加上血管本身也因为硬化,产生动脉瘤的可能性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突然受到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等的影响,促使血压骤然升高,于是脑动脉瘤便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影响脑组织的功能。这种病症,医学上称为“脑溢血”。
![]() |
由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血管硬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开始的时候,小动脉血管只是功能性收缩,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便能使小动脉血管管壁病变,逐渐硬化。另外,血压长期升高,还会出现血液脂肪质代谢紊乱,较大动脉血管渐渐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这两种病变就为发生脑溢血准备好了条件。
脑溢血一旦发生,只要发现早,抢救迅速、及时,那么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是有希望逐步恢复健康的,但相当大一部分人,不是抢救不及死亡,就是留有半身肢体瘫痪、口眼歪斜或丧失言语机能等后遗症。
要防止脑溢血,首先要积极防止和治疗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