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区旅游,你可以发现,许多名山都有—线天”奇景。所谓“一线天”,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侵蚀地貌。它像一口深井,人从下往上看,犹如坐井观天;有的像一个细长的竖洞,光线只能从上面折射下来,很暗;有的像是被刀劈过一样,缝隙很窄,从下往上看,天只剩下一条线了!
![]() |
“一线天”景观奇特,已成为许多风景名胜地的热门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有的地方还编了不少神话来解释它的成因,更增添了“一线天”不少神秘的色彩。
其实,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一线天”的成因并不是很复杂的。岩石有三大类,不管是哪类岩石都要受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最常见的“一线天”现象大都发生在石灰岩地区。石灰岩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它最怕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这种水可以轻松地溶解碳酸钙,把石灰岩的表面侵蚀成漏斗状。然后顺着裂隙垂直下渗形成深洞,直至和下面横向的洞穴连接起来,这种垂直的溶洞称之为“落水洞”,如果顺落水洞从下往上看,便会出现“一线天”的奇景。凡是喀斯特地貌比较发育的地区,这种“一线天”现象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如杭州的飞来峰,南京的三台洞等等。
另外,在岩浆岩或其它沉积岩、变质岩地区,由于地球内力作用造成了岩石的断裂(称为节理)或者错位(断层),如果这种裂缝是垂直方向的,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可以使裂缝日益扩大,有的甚至可以挤进一个人去,成为一个狭窄的单人道。这也是一种“一线天”奇景,它的分布的范围更广。
所以,说得简单一些,“一线天”现象就是岩石由于种种原因在垂直方向上的破碎。这种破碎力既来自地球内部,更来自地球外部。谁是巧夺天工的主力呢?应该说是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