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壳子弹迟迟未能得到广泛使用

在射击中,子弹弹壳能起什么作用呢?它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发射前弹壳可以容纳、保护火药和底火,给弹头以固定和准确的上膛定位;发射时弹壳可以密封火药气体,以保证产生足够的膛压;发射后可通过抛去弹壳带走一部分热量,使枪膛不至于过热。

通常,设计师会采用延展性和导热性都比较好的铜材作为制作弹壳的材料,一些军用子弹也会采用涂漆或镀铜的钢材做弹壳,以降低成本。

德国G11 无壳弹枪和其子弹

多年以来,枪械设计师一直在尝试摆脱弹壳的约束,研制出非传统的新式子弹和枪械,这样就可以简化枪械的设计,减轻枪支和弹药的重量,以降低使用成本。研制的重点就是制造无壳弹,无壳弹的弹体是一整块柱状的火药,而不是传统的颗粒状火药。这种弹体的发射药和底火都粘在弹体上,子弹发射后这些部件会全部燃烧。以无壳弹药代替传统弹药,枪支的自动循环过程就不再有抽壳和抛壳动作,操作更加简单,还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铜矿资源。另外,无壳子弹不仅适用于枪械,而且还适用于一些速射炮。

然而,要制造出无壳子弹,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首先是生产中的安全问题。现代弹药采用的硝化棉火药在170℃时就会自燃,在枪膛连续发射后产生的高温环境下,没有弹壳保护的火药容易被引燃走火。其次是枪膛的密封问题。因为缺少了弹壳对火药气体的封闭,发射时的高温、高压燃气会对枪膛的闭锁部件造成严重的烧蚀。最后,无壳弹的主体是浇铸的火药,强度不如金属弹壳,在使用时很可能会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断裂、破碎甚至变成哑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