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著名的果品之一,以爽脆、汁多、味甜而闻名于世。根据《尔雅》、《史记》等记载,早在二千年前,梨树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果树。
我国梨树品种非常丰富,除了皮薄、汁多的河北鸭梨,白脆、浓甜的菜阳梨以外,还有白梨、秋子梨等。一般来说,南方以栽培沙梨为主,北方大多种植白梨。尽管梨的品种不同,风味各异,但果肉吃起来大多有粗糙硬实的感觉,咀嚼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是什么原因?
我们先了解一下梨的果实构造。梨的果实表面有比较坚韧的皮层,它是由外表皮层和几列紧密排列并具厚壁细胞的组织一起形成的。果肉是薄壁组织,在这些薄壁组织内,花管的主要维管束及其分支遍及整个果肉。果实的中心有果皮,它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是一层由较小细胞组成的薄壁组织;合生心皮室5个,有骨质组织衬在腔室里面,每室有种子1~2枚。
![]() |
梨是蔷薇科梨属植物。这一属植物有一个特点,果肉内常含有大量的石细胞。石细胞是一种坚硬的细胞,其细胞壁具加厚和木质化的次生壁,有无数的单纹孔,是厚壁组织,可使组织坚硬,并有支持功能。按石细胞形状,可以分为短石细胞、大石细胞、骨状石细胞、星状石细胞、毛状石细胞等。梨果肉中的石细胞属于短石细胞类型,形状近于圆形,大小50~70微米,壁厚10~15微米,常显出树枝状的纹孔。它们在果肉中,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形成簇。一般一簇石细胞数量由几个至上百个不等。我们在果肉中看到的一些白色细小的颗粒,就是成簇的石细胞。梨的果肉吃起来有“沙沙”的硬实感觉,也就是因为含有这种石细胞的缘故。
![]() |
除果实外,梨属植物的茎、叶、花瓣、种子中都有石细胞,只不过未被注意罢了。
梨的果实中石细胞的密度和含量,受梨的品种和栽培条件等影响。如果改善栽培条件,就可减少石细胞含量,这样果肉的风味也就更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