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衣服为什么会生虫

这个从卵里孵化出来的衣蛾幼虫,看似不起眼。可过不了多久,它就会长成危害衣物的”破坏狂“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从柜子里取出毛料衣服兴致勃勃换装时,却发现心爱的衣服上出现了几个小洞,很是扫兴。那么,衣服上的小洞是如何来的呢?

原来,在我们居住的屋子里,隐藏着一类害虫,它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特别喜欢蛀食毛料制品。因此,柜子里存放的毛料衣服就成了它们的美味佳肴,经常被啃咬成空洞。这类害虫常见的有鳞翅目谷蛾科的衣蛾和鞘翅目皮蠹科的几个种类。衣蛾分布极广,以幼虫取食羊毛、毛发、毛皮、羽毛制品,在博物馆里还会危害动物标本。成虫不取食,但会将卵产在皮毛等动物制品的表面,孵化的幼虫就直接危害毛料制品。而皮蠹中主要有黑毛皮蠹和钩纹皮蠹两种,它们的适应性极强,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一般以幼虫危害各种毛纺织品、羽毛制品及兽皮等,对谷物和油料也有一定危害。幼虫怕光,所以特别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场所活动。

衣蛾

衣柜里的虫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晾晒衣服时,自然环境中的成虫寻觅到这个理想的场所,将卵产在衣服上;二是成虫自己钻进衣柜里,将卵产在衣服上。那么,有没有办法避免衣服被咬呢?当然有。首先,要把衣服洗干净,不要让衣服上带有虫卵,毛纺织品等物品要密闭储藏,以防成虫产卵。其次,衣服可以放在太阳下晒,但是要避开皮蠹或衣蛾的产卵季节(一般在四五月),以免“引狼入室”。当然,在衣箱里放些樟脑丸等防虫、防霉的用品,对这类害虫也有驱避作用。


微博士:母爱的力量——象鼻虫的摇篮

象鼻虫幼虫

一段名为“昆虫的奇妙灵光”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着,感动了无数网民。台湾知名的昆虫学者李淳阳博士,用3小时50分钟的时间,拍摄了150张照片,卷叶象鼻虫精心缝制山茶叶摇篮的全过程,在“宝宝快快睡”的温馨摇篮曲乐声中一一再现。 体长不足叶片长度十分之一的雌性卷叶象鼻虫,选定不嫩不老的山茶树叶,以它微小而锋利的上颚为工具,没有黏液、丝线的辅助,硬是通过切割纤维、戳洞柔化、折叠卷曲等物理手法,巧妙营造产卵场所,为后代缝制了一个可避风遮雨、躲过天敌、饱食终日直至羽化的保险摇篮。没有别人和书本的示范,一个人要想折叠一个标准的纸鹤是很困难的,卷叶象鼻虫的这种本领则是天生的,是母爱的驱动。

实验场:找一找家里的昆虫

如果发现家中米袋里有碎米筑成的筒状长茧,带虫孔的豆类,或其他讨厌的昆虫,包括从窗户飞进来的昆虫,在选择用安全的方法去除它们的同时,不妨学习一下法布尔,用各种办法收集它们,饲养它们,观察它们。有空的时候,你可以查找一些昆虫学资料,或将昆虫带到昆虫博物馆,请那里的专家鉴定一下,说不定还能有些新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