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社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以中国古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名称中的“营造”二字取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一书,创办人是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发轫于中国建筑学者在美国庚款资助下于1929年开始进行的关于《营造法式》的系列主题讲座。后来渐成气候,从松散的个人学术讲座发展成有组织的学术团体。

营造学社成立之后,以天安门内旧朝房为办公地点,营造学社内设法式、文献二组,分别由梁思成和刘敦桢主持,分头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并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国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工作。从1932年至1937年,学社成员以现代建筑学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和调查,搜集到了大量珍贵数据,至今仍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抗战爆发后,学社被迫南迁至四川李庄,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古建筑调查与研究。营造学社编辑出版了大量专业著作,如《中国建筑参考图集》、《工段营造录》、《营造算例》、《园冶》、《清式营造则例》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